2.2 符号


2.2.1 灌浆:
    D——管道内径;
    D 1——管路临界直径;
    g——重力加速度;
    G——工作面日产量;
    h——灌浆材料覆盖厚度;
    H——工作面回采高度;
    H 1——输浆管道排出点管中心与输浆泵吸入口管中心的高差;
    H 0——输浆管道末端剩余水头;
    H p——输浆泵清水扬程;
    H T——输浆管道总水头损失;
    i——输浆管路沿程水力坡降;
    K f——输浆泵磨损扬程折减系数;
    K j——颗粒推移运动比例与自由沉降速度和流速之间的关系系数;
    K m——输浆泵扬程降系数;
    K ζ——输浆管道局部阻力系数;
    L——工作面长度;
    L j——分段管路长度;
    m——输浆管路段数;
    M——浆液制成率;
    n——同时灌浆工作面数;
    N——灌浆添加剂防灭火效率因子;
    Q——管路通过流量;
    Q k——矿井灌浆量;
    Q w——回采工作面的灌浆量;
    t——灌注时间;
    u s——颗粒与管道的摩擦阻力系数;
    W——工作面灌浆宽度;
    α——固体颗粒的抑紊减阻系数;
    δ——土水比倒数;
    ρ c——煤的密度;
    λ——水的摩阻系数;
     ——颗粒平均自由沉降速度;
    △——注浆管道当量粗糙度;
    ρ m——浆液密度;
    ρ s——灌浆材料真密度;
    ρ——水密度;
    v——浆液流速。
2.2.2 注氮:
    C 1——采空区氧化带内的原始氧浓度;
    C 2——采空区防火惰化指标;
    C N——注入氮气中的氮气纯度;
    D 0——基准直径;
    D i——实际输氮管路直径;
    L i——相同直径管路的长度;
    P 1——输氮管路供氮绝对压力;
    P 2——输氮管路末端绝对压力;
    Q 0——采空区氧化带内的漏风量;
    Q max——管路最大输氮量;
    Q N——注氮流量;
    λ 0——基准管路的阻力损失系数;
    λ i——实际输氮管路的阻力损失系数。
2.2.3 喷施阻化剂:
    Q y——吨煤用液量;
    S——工作面日进度;
    V——喷施量;
    η——工作面丢煤率。
2.2.4 灌注三相泡沫:
    n d——灌注点数;
    n j——发泡剂添加比例;
    Q f——添加发泡剂量;
    Q h——三相泡沫的小时灌注量;
    Q j——日灌注三相泡沫的浆液量;
    Q s——日灌注三相泡沫的用气量;
    n s——发泡剂的发泡倍数。

目录导航